1蓄电池内阻特性
对单体蓄电池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电压、温度和内阻。蓄电池容量降低后,其单体电压值并无明显变化,而单体内阻值会明显升高,内阻是反映蓄电池容量变化及蓄电池健康度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蓄电池监测模块仅采集单体电压指标,无法准确反映蓄电池健康状况。蓄电池内阻变化规律是维护单位更换蓄电池的主要依据,有必要对蓄电池内阻进行监测。
2蓄电池内阻测量原理
蓄电池内阻的测量方法较多,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一般常用的测量技术为交流注入法和直流放电法两种。交流注入法测量时会在蓄电池正负极之间施加一个高频交流信号,并测量由该高频交流信号所带来的蓄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蓄电池的内阻值。采用交流注入法测量蓄电池内阻存在易受UPS充电器纹波电流和其它工频噪声源干扰的问题,有些设备无法在线对蓄电池进行测试。
直流放电法测量内阻的原理是对蓄电池进行瞬间放电并测量蓄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变化值。当断开和接通负载设备时,依据瞬时的压升和压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蓄电池等效内阻。早期受A/D采样芯片精度的限制,内阻测量时瞬时放电的电流一般要达到30安培以上,对蓄电池性能有一定损害,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A/D采集芯片及抗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电池上小至0.5mV的电压变化,与之前的技术相比,电压分辨率提高了80%以上,在同等内阻测量精度下,内阻放电电流可以减小80%,采用小电流测内阻时电流一般可设定在5A左右。
3蓄电池性能评价
不同于普通电阻,蓄电池的内阻包括金属部分和化学部分,受到制造工艺和材料差异的影响,采用相同的测量仪表,同一批次的每节蓄电池之间内阻值也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异会达到50%以上。采用交流法监测内阻时,由于电池内部电容的旁路作用,交流法测量出的内阻会比直流法小,不同交流法或直流法测出的内阻值之间也存在差别,但同一节蓄电池内阻的变化规律一致。仅通过蓄电池内阻值来判断蓄电池性能并不可行。